Home / 心帆港湾 / 贾晓波:改善亲子关系的文化心理基础

贾晓波:改善亲子关系的文化心理基础


改善亲子关系的文化心理基础

天津心帆心理辅导中心  贾晓波

由于我国长期受封建文化传统的影响,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家长在亲子关系上显然具有更大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而在现实中,这种相对亲密的亲子关系更像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成为子女接受父母正向教育的催化剂,也可以使子女很容易接受父母的负面影响。

对我国儿童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是开展亲子关系研究的重要基础。据天津市教科院孟育群教授于2004年使用亲子关系量表对482名初中生的亲子关系状况的测试和分析,其中最低等级(百分位20以下)占总人数百分比的分析对我们客观评价家庭教育的现状很有启发。详见下图:

 

     图3-1   孩子评定亲子关系最低等级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从以上图表中可以看出,中小学生对亲子关系评定的总体情况如下:

对百分位在20以下的人数百分比统计中,父亲期待型(D)的比例是67.6%,母亲期待型(D)的比例是79.9%;父亲不安型(F)的比例是70.5%,母亲不安型(F)的比例是89.2%。父亲溺爱型(G)的比例是52.7%,母亲溺爱型(G)的比例是66.2%,母亲干涉型(E)的比例是65.8%,父亲干涉型(E)的比例:42.7% 。

以上几种亲子关系类型比例偏高正是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真实写照。

期待型的主要问题是,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忽视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性向,总是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愿望与要求去做,甚至以命令、强迫的方式监督他们。这样的期待和管束往往使孩子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

不安型的主要问题是,父母对孩子过分担心、过度保护,对孩子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学业和交友等事无巨细,都给予过分的照顾和帮助。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把所有的时间精力用到学习上,其它的事情家长都可以代劳。在父母过分保护下的孩子,亲身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很少,有的表现出依赖性,有的则表现出反抗性。

溺爱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孩子只要是学习成绩好就任何要求都无条件地予以满足。

干涉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期待型大致相同,为了能使孩子更好(学习、身体等),而过分细心地照顾孩子,尽量给孩子帮助和嘱咐。若孩子不听从就唠唠叨叨,严加管束,甚至强迫孩子接受家长的安排。

在心帆心理辅导中心近一年来接受咨询治疗的来访者中,亲子关系问题在各类问题的数量排序上排名第二。有关家长教育方式的指导工作,我们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属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独生子女家庭导致对孩子的过度关注,社会竞争激烈导致的压力前移,教育资源不足导致的资源争夺等。但更深层的影响因素还是社会心理层面的。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不少家长的思想观念中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一时很难改变。

比如,在人才观上片面认为高学历、高收入的才是人才。由此产生片面追求高分,学历期望明显偏高的倾向。亲子观上不少人仍把孩子看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和附属物,由此产生专制集权式的教育方式,严重忽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儿童发展观上忽视儿童主体地位的片面主导观,导致许多家长期望过高,越俎代庖,根本不考虑孩子的需要和特点,人为制造过大压力等。

如果从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来分析,最核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望子成龙,二是父道尊严。

望子成龙心理是我国家长普遍的心态,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它的双重效应值得注意。望子成龙心理的正面效应是家长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种心理动力。负面效应是导致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度关注、过分保护、过高期望、过多限制、过严要求、过敏反应。这是不安型、期待型和干涉型比例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关于什么是龙和怎样成龙的问题上存在许多误区比如,为了让孩子更有出息,家长可以做出很多牺牲,包括时间、金钱和情感。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可以让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每周六、日上三、四个技能班;可以为了照顾刚上学的孩子辞去原本不错的工作;可以起早贪黑、顶风冒雪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可以找关系、斥巨资把孩子送到好学校;可以自己省吃俭用却把孩子送出国外……但家长做的这一切,真的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吗?回答是未必。今年五月份上海浦东机场汪某母亲因为不愿为留日的儿子继续支付高额学费被儿子捅了数刀,险些丧命,就是一例。

许多不成功的家长往往会感叹:为什么自己的好心不得好报!有一个问题值得这些家长深思。我们对孩子所提出的种种要求,究竟是为孩子还是为自己?有时表面上看好像是为孩子,但深层次看,却存在着一些自私的成分。说穿了,这些家长其实是把自己未能满足的某些需要投射在了孩子身上以求得到补偿。在这些家长眼中,孩子是父母的脸面,是光宗耀祖的工具。对孩子提出的许多要求其实并不是从孩子的需要出发,而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这种心理状态导致许多家长在教育中经常会犯一个简单错误,即在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能力特长、个性特征、发展潜能的情况下,主观、武断地提出各种要求,而根本不考虑是否适合孩子,孩子能否接受。这是造成亲子间发生矛盾与冲突的深层原因。

关于父道尊严。 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纲五常”明确规定了父母与子女间的不平等关系,这是出于维系农耕时代生产秩序的需要。与此相匹配的行为准则则是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标准,倡导“百善孝为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以此来维护代际关系的稳定。在这种孝文化的熏陶下,一方面,长辈的权威和权利能够得到维护,老人处于受尊重的优势地位,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风尚,这是其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以“听不听话”作为评价孩子的重要标准,父母对孩子有至高无上的干预权和控制权,在父母面前孩子根本不存在独立人格。这就产生了非常消极的负面影响,容易造成孩子“依赖”、“退缩”、“胆怯和“虚伪”的不良性格,阻碍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

以上两种心态结合在一起,便产生了我国家庭教育中一个见怪不怪的普遍现象,即孩子从小到大,大小事情都要听从家长的安排,独立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许多家长习惯了孩子从小的听话、顺从,到了青春期前后,孩子进入第二反抗期,对父母的包办专制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反抗,因此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对立,甚至可能由此酿成悲剧。这几乎成了很多家庭亲子关系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

怎样建设和谐的亲子关系?

在外部大环境一时无法彻底改变的情况下,首先要在舆论上引起全社会对家庭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正反面影响进行深刻的总结。让更多的家长明了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哪些是应该继承的,哪些是必须批判的。

当前,从家长方面应该尽快转变不合理观念,在同孩子相处时做到三个学会:即学会理解,学会沟通,学会尊重。

学会理解即能够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去了解孩子的需要、兴趣、追求、性格,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体会孩子的内心感受、行为方式,这是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的基础。如果能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老子的名言应用到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去,亲子关系的改善一定会有明显成效。

学会沟通即能够正确运用各种正确的沟通方式,同孩子进行充分的交流,交换不同意见,争取做到:气氛宽松,耐心倾听,把握时机,平等交流,求同存异,避免唠叨。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否听话取决于家长是否会说话。

学会尊重。就是要把孩子看做是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自主权的独立的人。在此基础上,以平等的姿态同孩子相处,这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前提。一句话,就是要把孩子当人看。早在多半个世纪之前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RSS of this page

    Written by:   Version:   Edited By:   Modif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