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心帆文库 / 应激与心理挫折

应激与心理挫折


1. 什么是应激

  应激一词是生理学、心理学、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广泛使用的概念,其定义也不统一。从心理卫生学的角度来解释,可以理解为:“由紧张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王效道主编《心理卫生学》浙江科技出版社)在应激状态下做出的行为反应叫做应激反应。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感到有心理压力时,都会引起一些与平时不同的身心反应。比如在感到紧张、焦虑的同时,还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反应速度加快、活动效率提高等表现,这就是所谓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的产生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生理现象。首先是由于紧张情绪的出现,使得大脑中的情绪中枢处于兴奋状态,随即向内分泌系统发出指令,使肾上腺分泌出大量肾上腺素,刺激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同时使肝脏分泌出大量糖供给血液,给大脑和肌肉输送更多的能量,从而使人的反应更加机敏,更有力量。由于在应激状态下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充分调动自身的全部潜能,所以常常会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这是人为了适应环境中的意外变化所必须的一种反应,是应激的积极一面。但是这种超常的表现只是一种短暂的辉煌,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因为这种超常的表现实际上是大量动用了人体的储备能量的结果,而这种储备能量的消耗是很难补充的。每次动用储备能量都是对身心潜能的极大消耗,经常动用潜在能量,会降低人对应激源的抵抗能力,加速人的衰老过程。如果在应激过程中出现了整合功能减弱、适应水平下降,甚至发展到心理崩溃的程度,这就是所谓的代偿失调现象,是对身心健康的极大损害。正因为应激现象对人的健康有极大的损害,所以对应激现象的研究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心理卫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2.          什么是心理挫折

  在日常生活中,挫折一词是指挫败、受阻、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里心理挫折通常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因受到某种无法克服的阻碍致使目标无法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与行为反应。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挫折与心理挫折有一定的区别。挫折本身是一种客观上的现象,是指行动中目标受阻这件事本身;而心理挫折则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是人们遭受挫折后所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所以心理挫折也叫做挫折感受。那种因为各种干扰和影响而使得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境叫做挫折情境,只有挫折情境不一定就会产生心理挫折。心理挫折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客观上的挫折是无法回避的,二是有关需要对于主体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人们遇到的挫折如果通过其他途径或采取其他方法很容易就能解决,就不会引起很强的反应,也就构不成心理挫折。如果受阻的目标对人并无重大意义,所涉及的需求是那种无可无不可的事情,此时人们虽遇挫折但也未必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受。所以,心理挫折的产生对人有重大意义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的结果,是导致心理压力、引起消极情绪体验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人们的生活中,心理挫折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因为对人们来说虽然需要的满足是个性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完全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古人曾说过: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与成长过程都会受到主客观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一帆风顺”、“十全十美”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从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外部环境看,理想的条件是相对的,不理想则是绝对的;从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看,和谐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从个体发展的内部规律看,心理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从导致不平衡的原因看,需要的满足是相对的,不满足则是绝对的。一方面,外部环境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人的需要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可以说,人的需要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得到满足,因此,心理挫折的产生应该说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对此,人们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3.     挫折的双重意义

挫折对人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对这个问题无法做出简单的回答。

从主观上看,挫折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大都是一些消极的、不愉快的体验。一些重大的挫折常会使人感到极大的痛苦,产生许多的烦恼,使人烦躁不安、苦闷异常、痛不欲生、因此人们都认为挫折是一件坏事,都以能够避免挫折为人生的最大愿望。这就是我们平时对别人表示良好祝愿时经常说一些“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之类的拜年话的原因。

  另一方面,从客观上看,心理压力和心理挫折对一个人来说也有许多积极的作用。压力可以成为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也可以成为奋发图强的动力;挫折可以使人感受到种种不愉快的体验,但也可以增强人对消极情绪的控制力,锻炼出顽强的毅力和坚韧、自制、能吃苦耐劳的良好素质,从而使人变得更加坚强。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现代的许多著名学者也曾对此做过精辟的论述,如拜伦说:“逆境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道路”;别林斯基说:“不幸是一个最好的大学”;培根说:“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挫折在人生道路上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使个性能够得到健全发展的一种必要条件。人的许多重要的心理品质,尤其是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以适当的挫折经历为基础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障碍,则将永远保持其满足和平庸的状态,既愚蠢又糊涂,像母牛一样怡然自得。”英国心理学家布朗的这段话说得十分形象。 近年来,有人针对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过度保护和溺爱现象,提出当今孩子最缺乏的是“维生素N”,即英文中的NO,意思就是说现在的孩子们在家里有求必应,很少被拒绝,因而心理发展中存在许多缺陷,表现为耐受挫折的能力极差,心理十分脆弱。这一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由此看来,我们对待挫折的态度不仅不应逃避,而且应该充分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完善自我的一种锻炼机会。

4.        导致心理挫折的主要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导致心理挫折的因素很多,如果分一下类,大致上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

对中小学生来说,导致心理挫折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在家庭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和其他外部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主要是那些妨碍他们合理需要得到满足的限制性条件或意外事变等因素。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

(1)家庭环境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生活条件差,比如父母双双下岗、经济条件较差、生活比较困难,无法满足孩子在消费上较高的要求,从而使他们感到失望和不满;

家庭气氛紧张,父母关系紧张,经常争吵打闹,使孩子回到家就感到非常厌烦和苦恼;

家庭破损,或父母离异,或亲人过世,过早失去父爱或母爱;

亲子关系紧张对立,孩子从家长那里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尊重、体谅和理解,反而经常受到误解、忽视,甚至打骂,也必然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

(2)学校环境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没考上理想的学校,对学校或所在班级不满意;

对新环境不适应,感到教室里太乱总受干扰;

老师教学效果不好,要求过高,根本达不到;

学习负担过重,作业完不成;

学习上有困难,考试成绩不理想等。

(3)人际关系方面,主要包括:

师生关系问题,比如受到某位老师的误解和不公正的对待,被当众批评,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受到老师的体罚或变相体罚;

友伴关系问题,比如在班级里受孤立、没有知心朋友,得不到同学的信任,被朋友误解、发生矛盾、友谊破裂,受到个别同学的欺负等。

异性交往方面的问题,比如在异性交往上遇到困难或产生矛盾。

(4)其他因素,

包括意外事故,如生病、受伤、被盗、失火、车祸等等。

容易导致心理挫折的内部原因除了身体伤残、患有重病等生理因素外,从心理因素上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目标价值的主观判断

  心理挫折的产生与主体对受挫目标的价值判断有关。一般来说,对目标的价值判断越重要,该目标受挫后产生挫折感的可能性越大。由于人们出于不同的价值观念,对不同的目标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所以同一目标遭受挫折后是否会引起挫折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一个很想当班干部的学生落选后,产生挫折感的可能性就很大;而另一个本来就怕当干部会影响自己学习的学生,对当不当干部这件事就会感到无所谓。

(2)对目标的期望水平

  对目标所抱的期望值过高,一旦不能实现就会感到十分失望,很容易产生挫折感。而在期望值适中的情况下,产生挫折感的可能性就会小得多。比如,一个希望自己这次考试能进前三名的学生,实际名次是第五,他可能会感到很失望,并因此会产生较强的挫折感。而另一个希望能进前十名就满意的学生实际达到了第八名,他会感到非常高兴。

(3)对挫折情境的主观判断

  由于人们在生活经历、认知方式、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比如从小就被别人表扬惯了的孩子,偶尔被老师批评一次,就会感到是个很大的挫折;而那些从小就挨批挨骂的孩子,对老师的批评就不会太在意。性格开朗、乐观,遇事善于发现积极因素的人,产生心理挫折的机会会少一些;而那些性格孤僻、抑郁,遇事总爱从消极方面理解的人,产生心理挫折的机会就要多一些。

(4)各种心理冲突、心理失调和心理失衡现象的产生。

  心理冲突包括认知冲突、情感冲突、知情冲突和情意冲突等。这些方面的冲突如能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加以化解,一般不会引起过强的挫折感。但是如果矛盾冲突十分激烈,而且长时间不能化解,就会使人感到紧张、焦虑、困惑、痛苦,从而产生强烈的挫折感。比如,一个入学时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考入高中的学生,一年后成绩下降到了班里的二十几名,为此她在心理上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主要来自自我形象中原先的自我形象和现在的自我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这种激烈的矛盾冲突使她产生了强烈的困惑和焦虑,从而造成了明显的心理挫折。

5.     心理挫折的应对方式

人们在面对心理压力或产生心理挫折以后,为了减轻不愉快的体验,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摆脱引起消极体验的挫折情境,都会采取一些实际措施来做出反应和进行自我调节。这一整套反应方式就是心理应对机制和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应对机制和心理防御机制的功能主要是帮助人通过调节自己的心理感受和行为反应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促进自身的发展。

心理应对机制是人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套适应机制,其心理成分可以包括认知、态度和行为三部分。在心理学各种理论流派中,对心理应对机制的解释各有侧重。比如,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应对机制主要由那些能够使人成功地逃避压力或挫折情境的行为所组成;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应对是自我防御机制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其中一些方式如合理化、潜抑、投射、升华等过程甚至可以在潜意识中完成;认知心理学把应对看作是主体协调和处理心理压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认知方式和评价倾向的改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解释实际现象的效果来看,这三种理论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也有自己的局限,如果将它们的合理部分综合起来,对我们理解应对机制的实质和帮助人们提高自我调节水平都会有积极的作用。

在应对方式中,通常把人们在遭受挫折后经常会出现的行为反应叫做挫折反应。从挫折反应的效果看,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消极的挫折反应主要表现为一些带有明显情绪性的行为反应,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攻击行为,比如受到别人的指责后马上反唇相讥,甚至恶语伤人,这是直接攻击;假如此时意识到这种言语侵犯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危害,于是将攻击矛头转向与之有关的其他目标,如踢门、摔杯子、拿课本作业本出气等,这叫间接攻击;如果受挫者是一个性格内向、比较懦弱的人,也可能会把攻击矛头指向自己:责怪自己无能、骂自己废物、煽自己耳光,严重的还可能为此自杀,这属于自我攻击。

逃避行为,这是一种想方设法躲开挫折情境的反应方式,比如考试成绩总不及格的学生有时会找各种借口不参加考试,管理能力较差的教师会找出各种理由来争取不当班主任;有时这种逃避的动机自己可能意识不到,如有人小时候一次唱歌跑了调引起大家哄堂大笑,长大以后再也唱不出歌来,其原因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是潜意识中的逃避动机在起作用。许多心因性的失明、失聪、失忆现象都与这一原理有关。

固执行为,这是在意识水平下降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盲目的反应方式,主要表现为坚持某些明知无效甚至有害的反应方式,而不能作出有效的调整。比如因为受到个别教师的不公正对待而把这种敌意扩大到其他教师身上去,认为当老师的都不讲理。

压抑行为,这是运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和不理智的行为,避免给自己带来更大伤害的反应方式。

积极的反应方式主要使指那些比较理智的、经过思考的行为反应。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继续努力,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应对方式,也是一般人遭受挫折后的首选反应。具体表现为不轻易放弃目标,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争取能够实现目标。

调整目标,这是一种理智性的反应方式。如果经多次努力后目标仍无法实现,这时就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实事求是地确定新的目标水平。

替代行为,这是寻找新的目标来代替原有目标借以补偿原目标未能实现所造成的心理损伤。尤其是实践证明原定目标很难实现时,重新更换目标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比如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在体育、艺术或操作技能等方面有过人之处,长相一般的女孩子通常在学习上都表现得更刻苦一些。

升华行为。这是将挫折感受转化为一种奋发上进的动力的反应方式,例如平时所说的“化悲痛为力量”,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古代的典型如《史记》所载:“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作也。”[1]现代的典型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海伦.凯勒、张海迪等人的经历,都是升华行为的典型表现。

6. 自我防卫机制及其应用

从心理应对机制的具体表现方式看,包括自发的应对和自觉的应对两种。自发的应对方式主要是通过遗传所获得的本能的反应方式,这些由潜意识支配的应对方式在精神分析心理学里被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其中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合理化作用,这是通过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减轻自己心理压力的调节方式。常见的方式有贬低目标(酸葡萄心理)和美化结局(甜柠檬心理)两种。贬低目标是降低受挫目标的价值以使自己恢复心理平衡的调查方式,伊索预言里讲到,一只狐狸很想吃葡萄架上的葡萄,但是怎么也够不着,于是悻悻地说:这葡萄一定是酸的。因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一种通过贬低目标来寻求心理平衡的自我调节的方式:既然葡萄是酸的,那么吃不到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以后人们就把这种调节方式称作酸葡萄心理。美化结局是夸大所能实现的目标的价值以恢复心理平衡的调节方式:狐狸遍寻食物而未得,仅能将一只酸涩的柠檬用来充饥,本来是无可奈何之举,但它却偏要对别人说“柠檬味甜,正中下怀。”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个学生外语成绩不好,她不是想法改进学习、提高成绩,反而说反正我也不想出国,外语好不好也无所谓;另一个学生太爱踢球儿,以至影响了学习成绩,他不是控制自己玩儿的时间,反而用“踢球踢好了比教授挣钱都多”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

推诿,即推诿责任,把失败或出错的原因都推到别人头上去,以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焦虑、内疚和不安。比如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埋怨老师讲课不清楚、考试题目太难或老师给分太严,总之,就是没自己什么事。这是一种最为消极的防御方式,经常使用这种调节方式,可能使人形成不负责任的人格特征。

压抑,又称潜抑,这是把使人感到痛苦、屈辱、恐惧、困惑的思想、欲望、经验等,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转移到潜意识层之中,使自己无法觉察和回忆从而免受困扰的调节方式。和遗忘不同,这种被转移的经验并不是完全消失,而是暂时不能进入意识范畴,以后再受到相关刺激时,还可能被诱发出来。比如美国电影《爱德华大夫》中那个假爱德华大夫,童年时和弟弟玩耍时不小心使弟弟摔到铁栅栏上死掉了,这件事使他因心里充满了罪恶感和自责感而倍受煎熬,为了摆脱这种心情的困扰,慢慢通过潜抑作用将这件事情转移到潜意识里去了。后来在滑雪时遇见杀人事件,滑雪时留下的平行线由于同铁栅栏有联系而成了新的刺激,引起了他对平行线的恐惧反应。这就是他患有恐惧症和强迫症的原因。

否认,这是对挫折情境采取的一种鸵鸟政策,即不承认态度,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好比鸵鸟逃避追敌时,一头扎到沙堆里,看不到敌人了,就认为自己安全了。这种“掩耳盗铃”的调节方式在儿童和成人中都有表现。比如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花瓶,感到非常害怕,这时用手把眼睛捂上,就好象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样。成年人有时因某种意外,多年相依为命的配偶突然故去,有时一时无法接受,根本不能相信这是真的,很多天过去了,吃饭时仍然摆上他(她)的碗筷,心里觉得好像对方只是临时出门了,一会儿就能回来。这虽然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调节方式,但在短时间内却能减轻受挫者心里的悲痛与伤感。

反向,人的某些动机或欲望如果与社会规范相悖,不愿表现出来,于是采取自我压抑的态度,将其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但由于这种动机很强,内心中唯恐暴露出来,所以在表面上常常表现出一种同内部欲望截然相反的态度或行为。但这绝不是故意伪装。比如一些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心里对某个异性同学产生了好感,但理智上又觉得这种感情是不健康的,是见不得人的,唯恐让别人或对方察觉出来,在同这个异性同学交往时表现出来的恰恰与与内心感受完全相反的行为,表现出一种疏远、敌对的态度。

投射,这是将引起压力和冲突的焦虑感以及深层的需求、动机和性格特征转嫁到其他人身上以减轻自身压力的方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自私的人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来为自己解脱。既然大家都彼此彼此,那自己的自私自利也就不算什么了。

幻想,这是通过想象或幻想的方式来暂时满足一下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某些需要的调节方式。如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因在现实中无法满足因性生理发育而产生的性需求,因此经常以性幻想的方式来使自己的心理需要得到一时的满足。此外,象仿同、潜抑等方式,也都是基本的自我防御机制。这些防卫机制的功能主要是减轻心理压力,从而起到一种自我保护的作用,对于目标的实现基本上起不了什么实际的作用。

表同,又称仿同,是把别人身上令自己羡慕的一些优点与特长加诸到自己身上,以使自己的失意与不满得到一些减轻的调节方式。青少年对服饰、发型等流行时尚的追求中明显受影视明星的影响,社会上许多人的追星风也是建立在这种心理基础之上的。一些男孩子的吸烟、打斗行为,实际上有很多也是缘于对某些影视中塑造的英雄人物举止的模仿。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发的应对方式的调控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对一个有正常的思维方式,有足够的意志力的人来说,上述这些与潜意识有密切关联的应对方式最终还是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特别是要受价值观和科学思维方式的控制。比如,通过合理化作用进行自我调节,通常都是依靠外部归因来减轻自己的压力,然而要想从主观上来查找原因,通过改变自己的某些不合理的想法或做法来改变处境,达到最终目的,就必须依靠冷静的思考和认真的检讨,通过自我反思来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明确改进的方向,克服困难,继续前进。这意味着,应对方式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的。



 《孟子.告子下》

 陈家麟著《学校心理教育》第241-243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j.Brow.Psychology and The Social Order .London.1936.p.291

[1] 《史记.太史公自序》



 



     RSS of this page

    Written by:   Version:   Edited By:   Modified